顶 热 荐

工匠精神点亮职业教育之魂

作者:胡春艳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8125    

  这是一个常常被忽视的事实。一直以来容易被轻视的职业教育,却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领域,甚至决定着美好生活的走向,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今年是《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20周年,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诞生150周年。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职业院校1.3万所,在校生超2800万人,其中中职学校近1.2万所,年招生630万人,在校生超过1800万人,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4%和43%。高职院校1327所,年招生320万人,在校生超过1000万人,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高等教育的47%和40%,高职院校每年为各个行业输送近1000万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从业人员上亿人次,释放出巨大的人才红利。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急需转型升级;而放眼全球,美国提出“加快振兴制造业计划”,德国提出“工业4.0”,同时新一轮以新能源、新材料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正在改变着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传统的工作岗位正在逐渐减少。据统计,未来美国47%的工作岗位将被人工智能替代,大量从事简单操作的工人将面临转岗和失业。

  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才不容易被替代?美国劳动部一项统计显示,未来20年里,将大幅减少对中低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增加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首次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标志着,这个一路向前飞奔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终于不再只把目光放在速度和效率上,而愿意放慢脚步,俯下身子,静心沉潜。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中国制造2025”,一支具有“追求卓越、崇尚质量”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大军是最重要的支撑力量。

  2016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把“工匠精神”直接写进了大赛主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开幕式上说,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同步发展,与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更新换代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求更加契合。

  “工匠精神”,让职业教育有了“灵魂”,那是一种坚定理想信念、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报国成才的方向,也是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精神之源。

  

  • 上一篇文章:
  •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急需厘清三组关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外媒:中国努力拓宽“高考独木…[2749]

  • 习近平访白有趣一幕 省长部长排…[2749]

  • 专家建言四类物流战略投资[2749]

  • 甘肃职教宣传月启动 各职业学校…[2749]

  • 高校EMBA教育面临拐点 专家吁回…[274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习近平: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3192]

  • 习主席2019新年贺词:我们都是…[3455]

  • 开工讲目标最多 习近平用担当疾…[8701]

  • 习近平周密部署防汛抗洪抢险救…[9287]

  • 习近平会见韩国国务总理黄教安…[6801]

  •  相关文章
  • 习近平: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3192]

  • 习主席2019新年贺词:我们都是…[3455]

  • 开工讲目标最多 习近平用担当疾…[8701]

  • 习近平周密部署防汛抗洪抢险救…[9287]

  • 习近平会见韩国国务总理黄教安…[680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 | 
    Copyright ©2002-2021 中国商业技师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
    协会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
    咨询电话:010-64465467
    E-mail::cbma001@126.com
    京ICP备200171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858号